QQ在线客服
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咨询客服:376368948

  • 051288970417
  • 让阳澄湖黄金水面产出黄金效益
  • 日期:2014-03-13     阅读次数:1966      来源:中国阳澄湖大闸蟹官网整理
  • 提到阳澄湖大闸蟹的规模养殖,不能不提湘城镇圣堂村。这个村因地制宜,因湖制宜,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开发阳澄湖名特水产,培植优势特色规模产业,成功地写活了“阳澄湖大闸蟹养育”这篇大文章。

    湖面资源配置,给圣堂人提供了一个机会,而水产养殖业的兴起,则给他们提供了实践的舞台。

    80年代初期,阳澄湖水面资源进行了重新划分。圣堂村有一个渔业祖祖辈辈以湖为生,因此在阳澄湖查家湾段分得6000亩水面。

    那是一块离村较远,管理不便的水域。当时,只在每年春季放些大路货鱼种,春秋两季承包给渔民进行捕捞作业,冬季大捕捞一次。圣堂人算过一笔账,这几年每亩水面的产出也不过是二十来元。但近些年内塘养殖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,广大养殖户便把目光瞄向了更大的天地——湖泊。阳澄湖由于泥质硬,水草丰盛,总面积又不大,适宜围网养殖。1991年11月,圣堂村着手组建了两个围网养殖场,从渔业组和农业组挑选出一批精干力量,开赴阳澄湖。他们以围网精养为主,投放鳊,鲢,草,青等鱼种,同时也尝试投放少量蟹苗。但由于当时选苗,管理,水质等诸多因素,这几年的实践不尽如人意,没有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,加上村里忙于村办工业的投入和建设,水产养殖作为副业,没有真正摆上位置。

    阳澄湖大闸蟹身价倍增,圣堂人坐不住了,他们认识到,眼前这几千亩黄金水面是开发的时候了

    90年代初期,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对大闸蟹需求量的增大,蟹的价格扶摇直上,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更是身价倍增。面对这一机遇,圣堂村人坐不住了,萌动了大力发展阳澄湖大闸蟹养殖的设想。1995年,在镇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,该村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思路,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阳澄湖上,开始适度规模养蟹,这年产量近2吨。初尝甜头后,圣堂人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念。去年一开春,他们专门派出富有经验的人员去崇明,常熟,太仓等长江沿线采购正宗“大眼幼体”长江蟹苗,投放的6万只蟹苗都是清一色的长江苗。通过几年实践,积累了一定围网养蟹经验的圣堂人,由于选苗严格,管理有方,加上阳澄湖水源水质的明显好转,当年投放的大闸蟹不负众望,获得了3250公斤的高产。

    面对养蟹业的蓬勃兴起,天然长江苗的资源日益枯竭,圣堂人清醒地认识到,要养好蟹首先要选好苗。为了今后的长远发展,他们于1996年7月同市水产局联合投资开辟苗蟹繁育基地,经过不懈努力也获得了成功。从此,圣堂村真正走上了育、养、供蟹一条龙的产业化道路。

    “阳澄湖”大闸蟹商标的成功注册,不仅达到了产品优质优价的目的,也使圣堂村一“标”成名

   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以其青背白肚,黄毛金爪,并能在玻璃台板上照样挺立横行的而名闻中外,更有“水中珍品”“蟹中之王”美称。具有较强商品意识的圣堂人,看到尽管阳澄湖大闸蟹产出不多,但打着“阳澄湖大闸蟹”牌子的安徽,苏北等地蟹到处充斥市场,使阳澄湖大闸蟹的声名大跌等现状后,为了保护地方名牌,真正体现和达到产品优质优价的目的,通过咨询,在工商部门的协助下,于1995年11月正式向国家工商局申请了“阳澄湖”大闸蟹和其他名特水产品的注册商标,在1996年3月即获得批准。《苏州日报》《新华日报》等新闻媒介予以报道后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,苏州市委书记杨晓堂也盛赞湘城圣堂村有强烈的商标意识。

  • 保存    |    打印     |    关闭